古今故事 / 寓言知识 / 成语知识 · 2021年12月22日

拔苗助长是什么意思?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?

拔苗助长的意思是指把禾苗拔起来,帮助其成长。

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

这个寓言故事来自战国时候的宋国,说的是一个宋国农夫,在田里种下禾苗后,每天都盼着禾苗快快长高,可是他每天观看,却没看到禾苗有什么变化,他心中那个焦急啊。于是他想来想去想到,不如我帮帮它们?

第二天一早他便兴冲冲的来到田里,把地里的禾苗一株株的拔起一截,这样忙活到了太阳落山,终于把田里的禾苗全部拔高了。

他心满意足的回到家,得意的跟家人说道:“忙了一天,总算是让禾苗都长高了。”农夫的家人一听,疑惑的跑到田里一看,禾苗哪还站得起来,都萎蔫倒下了。

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,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,急于求成,最后只会适得其反,事与愿违。

拔苗助长的故事

“拔苗助长”原文应该叫“揠苗助长”,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,芒芒然归,谓其人曰:“今日病矣!予助苗长矣!”其子趋而往视之,苗则槁矣。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。以为无益而舍之者,不耘苗者也;助之长者,揠苗者也。非徒无益,而又害之。

而揠苗助长的成语是后人根据此文献中的“助之长者,揠苗者也”提炼出来的成语,后来郭沫若在其《雄鸡集·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》中将“揠苗助长”改成了“拔苗助长”使用:“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,叫做‘拔苗助长’。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,反而枯槁了。”

“揠”改成了“拔”,更符合现代白话文的要求,所以拔苗助长用的更广泛,但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,都可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