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舟求剑出自哪里?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?

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出自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,文言文原文是:“楚人有涉江者;其剑自舟中坠于水;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;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;而剑不行;求剑若此;不亦惑乎?”

刻舟求剑的故事

故事说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在乘舟过江的时候,身上佩戴的宝剑不慎掉落河中,于是他马上在舟上宝剑掉落的地方刻上标记,自语道:“这是我宝剑掉落的地方。”等到船靠岸后,这位楚国人便根据舟上刻的标记下水捞剑,但是怎么也找不到。

同船的人看到后笑他道:“船一直往前行,但掉落的宝剑却不会跟着走,你这样子找宝剑,怎么可能找得到?”

这就是刻舟求剑的故事,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?

告诉我们,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,我们不能只想当然,死守教条不懂变通,思想要灵活、要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,情况变了,解决问题的方法、手段也要随之变化,否则就会失败。

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是战国时期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创作的一篇散文,而刻舟求剑的故事便是这篇文章中穿插的一个故事论据,用以论证因时变法,不宜拘泥古法的道理

刻舟求剑的故事